“十四五”時期我國能源發展解鎖哪些新成就?詳解重磅發布會
8月26日上午10點,國務院新聞辦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十四五”時期能源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有哪些重要信息釋放?
總臺央視記者 宋菀:這場發布會一共持續了1個多小時,國家能源局的四位相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們提出的11個問題。整場發布會聽下來,記者們比較關注的能源供應保障能力、新能源發展以及能源發展紅利如何更好地惠及民生等內容,都給出了回應與解答,可以說,信息量很大,也很讓人振奮。
國家能源局局長王宏志表示,“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的能源綜合生產能力和非化石能源占比等主要指標將如期完成,14億多人的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綠色低碳發展舉世矚目,我國成為世界能源轉型的重要推動者。有幾個數字和提法給我的印象特別深,比如,“十四五”前四年,我國能源消費增幅達到了“十三五”這五年的1.5倍,五年新增用電量將超過歐盟的全年用電量。
“十四五”期間,我國能源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蓬勃發展。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約9500萬千瓦,5年增長近30倍,相當于給新型電力系統配上了“巨型充電寶”。“沙戈荒”成為“十四五”新能源建設新陣地,新增裝機超過1.3億千瓦,昔日的不毛之地變身“能源綠洲”;海上風電成為新引擎,新增裝機超過3500萬千瓦,為沿海省份發展注入綠色動力;分布式光伏成為新勢力,新增裝機超過4億千瓦,其中戶用光伏新增1.6億千瓦,全國有700多萬戶家庭享受到房頂光伏發電帶來的收益。
隨著新能源汽車走進千家萬戶,如何方便快捷充電成為廣大車主最關心的話題之一。這次的發布會上,也回應了這個熱點問題。截至今年7月底,我國充電基礎設施數量已達1669.6萬個,是“十三五”末的10倍,規模世界領先。
此外,幾位負責人還介紹了“十四五”以來,面對復雜變化的國際國內能源形勢,我國走出了能源高質量發展的中國之路,也為世界能源轉型提供了中國方案。
(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