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聞|8歲女童誤食后吐活蟲一個月!這種常見小飛蟲竟是“健康刺客”,千萬別大意
進入夏季,天氣逐漸變熱。
在家里的浴室地漏或者廚房水槽旁,見過一些灰黑色的小飛蟲了嗎?
遠看像蒼蠅,近看像小飛蛾。
遇到千萬別大意!
近日,揚州市婦女兒童醫院兒科診室接診了一個罕見寄生蟲感染病例。
一名8歲女童在過去一個月,反復從口中吐出一種活蟲子,有時一兩條,有時三五條,輾轉多個醫院服用常規驅蟲藥均無效。
面對這一罕見病例,多學科專家聯合會診,經過疾控中心比對研判,最終確診為毛蠓幼蟲感染。
據揚州市疾控中心血寄地病防制科科長徐玉慧介紹,毛蠓,俗稱“蛾蚋”(ruì),就是我們在衛生間經常看到的黑色小飛蛾。
其幼蟲(俗稱“地溝蛆”)常棲息在如浴缸、洗手盆、馬桶水箱以及流動緩慢或長期存水的下水管道內壁。
女孩家長回憶,家中衛生間長期存在“小蛾子飛出”的現象。
“毛蠓幼蟲污染了水體,”徐玉慧解釋,“當孩子在衛生間刷牙漱口,或馬桶沖水時水花濺起,幼蟲就可能被誤食入人體。”
此前,深圳吳先生也曾因為拍死一只落在眼皮處的蛾蚋后緊急就醫。
吳先生左眼下眼皮處飛落了一只蛾蚋,他隨手將其拍死,并揉搓眼部。
之后,他的左眼開始紅腫疼痛,病情持續加重,視力下降至0.02,且出現綠膿桿菌感染的癥狀,最終不得不摘除整個左眼眼球。
小小的蛾蚋竟然有如此大的危害!
蛾蚋是自然界中最適應城市下水道生活的昆蟲之一。
居家最常見的一種叫白斑蛾蚋,它們喜好富含腐敗有機質的陰暗環境,人類聚集區的下水道、洗臉臺等就是它的最愛。
面對蛾蚋,大家不必過于擔心,它們本身不咬人、不吸血,因此不會通過血液傳播致病。
不過,蛾蚋體表覆蓋數千根細毛,每根毛的表面有許多納米級別的細小溝槽,共同形成了類似荷葉表面的超疏水層,這些絨毛不僅是一套神奇的防水系統,也會變成病原體的溫床。
它們常年生活在下水道中,身上難免攜帶致病細菌、微生物。
雙手與其“親密”接觸后會攜帶很多細菌。
因此,遇到蛾蚋一定不要用手拍,后果會很嚴重!
不小心接觸了蛾蚋,一定要好好清洗。
蛾蚋怎么除?
潮濕、積水的環境極易成為蛾蚋繁殖的溫床。梅雨季節到來,多雨悶熱,更要注意家庭衛生,特別是下水道系統的清潔維護。
清理環境
定期清潔廚房水槽、洗臉池、浴室等區域,避免垃圾和有機污垢在下水道殘留,減少積水產生。
建議每月對排水口、地漏蓋進行刷洗,可使用專業清潔劑或消毒水對下水管道進行消毒除臭。
科學滅殺
定期向地漏倒入半杯食鹽與蘇打粉混合物,配合沸水沖洗。這種操作能夠破壞蛾蚋幼蟲賴以生存的酸堿平衡環境,達到簡單有效的短期滅殺效果。
管道維護
使用阻隔性能更強的地漏,斷掉它們進入室內的通道。
封堵源頭
當蛾蚋數量異常增加時,意味著排水系統存在著堆積堵塞的隱患,此時,就需要通一通下水道了。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客戶端編輯 崔可騰 綜合 健康時報、國家應急廣播、深圳新聞網、新浪微博、網友評論等)
- 倒影|“賣菜公交”司機幫扶春蕾女童,十年捐助學金2.5萬元
- 青島故事|“賣菜公交”司機幫扶春蕾女童10年,“像父親看著自己的孩子長大一樣有成就感”
- 熱聞|周杰倫演唱會濟南站官宣!或為北方唯一舉辦地,連唱3天,日期票價出爐
- 熱聞|冷空氣即將救場,明天山東有望“退燒”
- 熱聞|提醒!40℃高溫天要來了,這份應“烤”攻略請查收
- 熱聞|網傳陳奕迅去世,歌手葉曉粵怒斥自媒體造謠:已求證,假的!
- 寶山鎮攜手新區婦聯和青島理工大學啟動“春蕾女童”公益項目
- 有“警”無險!2歲女童走親戚跑丟,多虧萊西公安
- 熱聞|胖一斤,尿酸偷偷漲多少?專家:痛風不再是中老年專屬病,年輕患者攀升
- 熱聞|一到周末就變天?周五起斷崖式降溫來襲,山東將有兩輪大范圍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