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叫停“一口價”等低價無序競爭背后:司機稱跑10單7個特惠,比普通單少賺30%
海報新聞記者 叢萍 張旭 報道
炎熱夏季,小李掏出手機準備叫車。輸入目的地后,系統計算距離14.6公里,并自動勾選了快車、特惠快車、驚喜特價等車型。仔細一看,特惠快車“一口價”比普通快車便宜11.3元,驚喜特價“一口價”又比特惠快車便宜2.3元。小李毫不猶豫地去掉其他車型,選擇了驚喜特價。
驚喜之余,小李也有些嘀咕,這么大的優惠力度,是誰在承擔其中的差價?
海報新聞記者梳理發現,近日,廣東清遠、江西鷹潭、浙江寧波等多地就低價競爭等問題約談部分網約車平臺,“一口價”問題首當其沖。一方面,網約車平臺為爭奪市場份額,推出優惠活動或降低運價,吸引更多用戶;另一方面,司機群體則面臨收入縮水、工作時間延長等問題,這樣的“多勞難多得”的困局如何破?
特惠單劇增,跑10單7個都是“一口價”
各大網約車平臺為吸引價格敏感型用戶、提升訂單量以搶占市場份額,刺激出行需求、提高車輛利用率,由此催生出了“特惠訂單一口價”。
根據平臺顯示,“特惠訂單一口價”是平臺基于預估里程和時長,并按照快車實時計價規則計算的預估價為基準,在根據起終點供需等因素進行一定幅度調整的價格。
一邊是乘客的狂歡,一邊卻是網約車司機的無奈。
一位網約車司機展示接單記錄,當天跑了10單,其中7單是特惠訂單。
“今天早晨7點到現在,我跑了10單,其中7個是特惠訂單。”“一打開幾乎全是特惠訂單。”8月1日12時許,在濟南市中區一處充電站,一些正在等待充電的網約車司機抱怨著。
“我每天跑25單到30單,只有七八單不是特惠訂單。”網約車司機崔先生說。
網約車司機徐先生在早晚高峰期接到的基本都是特惠訂單。
網約車司機徐先生的工作習慣是早晚高峰打開特惠接單,平峰期不接特惠單。他向記者展示了自己7月29日的流水情況:早晨7點到10時10分,接了5單,均為特惠訂單;10點半關閉接受特惠快車模式,此后直到下午17時,徐先生接了8單普通單,2單特惠單。“接那兩單是因為一直等,一直沒有普通單,只好接了兩單特惠。”徐先生說。
當晚18時許到19時30分,徐先生打開接受特惠快車模式后,共跑了5單,均為特惠訂單。
也就是說,7月29日這一天,徐先生工作12小時,跑了20單,其中有12個特惠訂單。另外8個普通快車訂單,是在他主動關閉“接受特惠訂單”模式下,熬了六七個小時才攢出來的。
多勞≠多得?司機稱接一個特惠單少賺30%
對于網約車司機而言,接了特惠訂單賺錢少,不接特惠訂單,等單的時間就會無限拉長。這讓網約車司機陷入了“多勞難多得”的困局。
記者調查發現,這樣的困局很多地方都存在。在重慶,網約車司機王先生無奈地說:“不接特惠單就完不成工作量,接了,賺得又太少。去年9月至12月,我只跑快車,不接特惠訂單,同樣的工作時間,少賺70-100元,沒有辦法,今年又開始接特惠訂單。”
王先生解釋道,就拿起步價之內的訂單來說,接乘客需要兩三分鐘、送乘客需要兩三分鐘,路上十來分鐘,這一單大約跑20分鐘,如果是特惠訂單,平臺抽傭后,到司機手里也就6元錢左右。“20分鐘賺6塊錢,跑起來很郁悶的。特惠訂單中,消費者享受的優惠部分,都是我們司機來買單的。”王先生說。
濟南的網約車司機董先生也表示,特惠訂單大約少賺30%,跑得越多,“少賺”的越多,只能靠拼命增加單量來彌補。“喜不喜歡都要接,拒接扣分。你要接普通訂單,那就得等很長時間,大約半小時才能接到一單。我現在接的幾乎全是特惠訂單。”
“一口價”激增背后,運力過剩是主要因素
據交通運輸部統計,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國共有389家公司取得網約車平臺經營許可,環比增加4家。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系統6月份共收到訂單信息7.57億單,日均訂單環比增長1.6%。其中,面向乘客、與網約車平臺公司共同提供服務的平臺(俗稱“聚合平臺”)完成2.78億單,環比下降0.4%。
具體到單個城市,多地網約車運力過剩的問題普遍存在,并且還在持續。7月下旬,杭州市發布2025年第二季度網約車市場運行監測信息,杭州取得網約車運輸證的車輛14.16萬輛,第二季度新增辦證的車輛數為10614輛;取得網約車從業資格的駕駛員41.72萬名,較2025年第一季度增加16083人。無論是日活車輛、駕駛員、總訂單量都有所增長,但平均到每個司機身上,訂單量和營收都在下滑。
近兩年,多地發布網約車市場運力飽和預警,提示司機謹慎選擇進入該行業。
7月23日,太原市交通運輸局發布太原市網絡預約出租車行業2025年上半年運營情況及風險提示,每天約有17641臺剩余運力。單車日均訂單量不足12單,空駛率達53%,日均流水不足160元,行業收入持續下滑。
7月22日,惠州市交通運輸局正式發布2025年上半年出租汽車市場運行監測數據。目前,惠州網約車日均訂單量約16單,但其中高達17037輛網約車日均訂單不足10單,占比超過51%……
種種跡象表明,網約車行業已進入存量競爭階段。各大平臺間的“價格戰”短期內難以停止,然而,長期低價競爭極易帶來司機利益受損、服務質量下降等衍生問題。如何在市場調節與行業規范之間找到平衡?
多地約談網約車平臺,整治行動已經開始
記者梳理發現,從國家層面到各個地方,規范網約車行業競爭的行動已經開始。
5月25日,國家市場監督總局發布了《網絡交易平臺收費行為合規指南(征求意見稿)》,以促進平臺收費合理透明為目標,指導平臺簡化并公示收費項目,優化平臺收費機制。
6月,四川省交通運輸廳聯合多部門印發《四川省網約車司機訴求辦理提質行動工作方案》,提出將在抽成、派單、判責、費用、合規五方面解決網約車司機實際訴求,通過重點治理抽成不透明、抽成比例過高(超30%),以及治理拖欠司機運費等問題維護網約車司機權益。
近日,廣東清遠、江西鷹潭、浙江寧波等多地就低價競爭等問題約談部分網約車平臺。
7月9日,江西鷹潭要求各平臺嚴禁通過“一口價”、低于成本價、派特惠單等方式變相強制司機低價接單,不得通過優惠活動提高抽成比例,平臺調整運價規則時應提前進行公示。
同日,浙江寧波召開網約車平臺座談會,要求各平臺嚴格遵守行業自律規定,杜絕惡意無序低價競爭。
7月14日,廣東清遠對滴滴出行、花小豬打車、高德出行3家網約車聚合平臺涉嫌不正當價格行為擾亂市場秩序進行約談。
同時,一些城市已經嘗試通過行業協會或政策引導,推動網約車行業合理定價。例如,8月1日起昆明網約車將運價實行市場調節價,探索實行政府指導價。煙臺市交通運輸局約談全市網約車平臺公司,整治網約車低價競爭,要求規范定價,明確不能低于一個標準。
- 韓國稱在美被捕韓籍員工將于10日左右乘包機回國
- 拼多多“千億扶持”上線“多多豐收館”,10億補貼 20億流量包扶持品質農貨商家
- 10月1日起 鐵路客運將全面使用電子發票
- 內塔尼亞胡稱約10萬巴勒斯坦平民已離開加沙城
- 臺風“塔巴”在廣東臺山市登陸,多地已停航、停運、停課、關閉景區
- U23亞預賽中國隊取得10-0大勝 末輪將與澳大利亞爭奪小組第一
- 臺風“塔巴”靠近華南風雨漸起,重慶、武漢等地退出高溫圈,江南多地高溫仍不退場
- 10起緊急救援,18人挺身而出!青島2025年度優秀救護員事跡盤點
- 劇痛30天!老人患帶狀皰疹,“一針”下去,疼痛評分從10分降到2分
- 10人擬入選!2025年青島市教書育人榜樣入圍名單公示